
在天維儀表生產車間,工人在對產品進行檢測。

天維儀表的產品。

天維儀表生產的數字化檢測裝備。
一張跨國圖紙,正式開啟了這家本土企業的出海之路。從量身定制的傳統流量計到智能流量傳感器的廣泛應用,安徽天維儀表有限公司勇敢駛向國際市場的廣闊藍海,在東南亞、非洲、歐洲、北美等地留下“中國智造”的足跡,更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了合肥企業的風采與實力。
天維儀表的出海之路是合肥企業走向世界的生動寫照,預示著合肥的高端裝備制造業正邁向更高層次的國際合作與發展。
一張“跨國圖紙”開啟出海之路
走進坐落在廬陽工業區的天維儀表生產車間,各種樣式的自動化生產設備正在有序運行,制造完成的流量計被整齊地碼放在一旁,即將出口東南亞地區。
作為公司15年的老員工,市場部經理周文文對于第一筆外貿訂單記憶猶新。
“2013年我們入駐了阿里巴巴國際站,一個來自敘利亞、名為Hary的人正在尋找專業的油表供應商,恰好看到了我們公司。”周文文說,當時收到對方的消息,感到十分驚喜,“他把所需儀表的詳細參數一一列出,包括現場的安裝位置等。”
兩封郵件后,Hary十分認可公司的專業性,一段時間過后如約來到合肥。
周文文告訴記者,由于是第一筆出口訂單,公司上下都十分重視此事,并對從車間到辦公室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。“我們一見面,就把他接到廠里參觀,在專業溝通過程中,發現很多技術確實有所不同,但他十分認可公司的規模,直接給我一張非常大的圖紙。”
這張圖紙清晰地表達了客戶對鍋爐的個性化需求,其中包括要內置溫度傳感器,在儀表內部裝有銅絲一樣的一層加熱物品,工廠需要按照圖紙內容制作,定期交付。
對于技術過硬的安徽天維儀表來說,根據對方需求生產個性化油表并非難事。但對于“外貿小白”來說,難的是簽訂出口協議。“當時我對最惠國待遇、原產地證等方面不太了解,一直在摸索,并向市商務局尋求幫助。”在經歷諸多坎坷后,這筆總計40多萬元的訂單也順利完成。
制造完成,接下來就是運輸,這也是工業裝備出海的一大難點。
“我們將生產出的流量計運至中東,因為儀器很沉,空運費相當高。”一個月后,Hary又來到合肥,起因是配套儀表需要閥門,“后因對方國家戰亂,出于人道主義,我們便將這批閥門按照圖紙定制,并贈送給他們。”
在周文文看來,過程中雖然經歷了一些困難,但公司的真誠以及過硬的技術打動了國外客戶,這一單也成為天維儀表出海的起點。
從初創到標桿 工業技改發力
成立于2007年的天維儀表,是一家集科研、生產、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專業流量儀表生產企業,產品涵蓋各種材質及用途的螺旋轉子流量計、超聲波水表、渦輪流量計等,廣泛適用于石油化工、電力交通、食品醫藥等各種行業的貿易結算和計量。
時至今日,企業的產品已遠銷東南亞、非洲、歐洲、北美等地。談及出口最大的困難,總經理助理吳麗麗表示,如何找到真正有需求且與產品匹配的客戶,才是重中之重。
“我們的產品具有特定性,最大的困難是如何找到與我們相匹配的客戶,其實不僅在外貿,內貿也是如此。”吳麗麗告訴記者,東南亞的基礎建設很多用到天維儀表的產品,目前這里也成為公司最主要的海外市場。“首先要先占領市場,將‘蛋糕’做大。”
如何尋找到合適的客戶?吳麗麗表示,除了通過各大外貿平臺網站外,最主要的方式還是“老帶新”。
“我們通過多年的沉淀和積累,品牌、口碑和技術已經發展到國外,又因為流量儀表有很強的專業性,所以許多客戶都會直接找上來。”吳麗麗說,扎實的產品技術和良好的服務支持是出海的底氣,“他們如果認可你,就會一直認可下去,一個印度的客戶已經合作快10年,粘性很強,也會幫助我們推薦產品和品牌。”
從初創企業成長為行業標桿,從只做國內市場到在海外站穩腳跟,天維儀表成長的背后,是工業技改的不斷發力。
據介紹,公司先后投資建設了現代標準化廠房,引入了數控加工設備、數字化檢測儀器等先進生產設備,生產效率和產品品質大幅提升。公司總經理孔慶勝以氣體檢測中心的檢測設施為例,“這一設備采用了‘音速噴嘴式’氣體檢測裝置,為公司質量流量計、速度式流量計、容積式流量計提供了更專業的檢驗數據。”
記者了解到,對流量計量行業來說,國內外的生產工序相同,唯一的區別之處在于不同國家的生產標準不同。“我們會制定歐標、日標和德標等不同標準,這些都不會影響到核心部件。”吳麗麗表示,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,也為公司“揚帆起航”出口海外打下堅實基礎。
市場前景廣闊 立志國產替代
隨著雙碳時代的到來,倒逼高耗能行業能源結構、產業結構調整,能源管控、節能減排、智慧制造成為新的市場需求,這讓天維儀表看到了廣闊的市場前景。
“我們的流量計能對鋼鐵、水泥、熱電、新能源汽車、新能源化工等各類氣體進行計量與管控,從而加快低碳排放等前沿技術研發,提高資源、能源綜合利用和循環利用水平,提高節能減排實際效果。”
從一張圖紙起步,再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,如今天維儀表已成長為智能流量計量領域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天維儀表品牌也成功打入了國內外中高端市場。
總經理孔慶勝告訴記者,在這背后是公司始終堅持走自主創新、發展實業之路。不僅融合中國科技大學、合肥工業大學、廣東工業大學等國內一線高校的科研力量,擁有超20項核心專利和軟件著作權,還先后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體系、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和環境體系認證,公司于2019年獲得安徽省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稱號。
“近年來,公司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,螺旋轉子流量計制造等多項技術水平已處于行業領先地位,打破了海外企業長期以來壟斷局面,成為國際一線品牌的國產替代。”孔慶勝說,“一方面我們的產品也一直在升級中,不斷符合當前市場的需求,另一方面我們也需要更多的機會走出去,未來希望能取代更多國外一線產品。”
從目前來看,公司已招聘眾多高學歷且有著外語基礎的員工,人員和技術都沒有問題,下一步就是拓展產品線和市場,有更多在海外市場嶄露頭角的機會。“我們將不斷加快物聯網平臺體系建設,深化移動物聯網在制造、能源、水務、化工、交通各領域的融合應用,把中國高端制造推向國際一線市場,致力于打造國際高端智能流量儀表生產基地。”
天維儀表是合肥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一個縮影,如今,這一產業已是合肥第二個過千億規模的產業集群,目前正處于做大做強的關鍵期。
未來,合肥將搭建更多裝備制造業技術供需、展示交易平臺,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,加速激發新質生產力,推動高端裝備制造業邁入創新發展的“快車道”。
合肥通客戶端- 合報全媒體記者 李潤媛/文 王浩/攝 實習生 艾米